在线办公区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专家在线办公 会议征文系统 排版印刷系统
热点导读 本期点击排行 历史点击排行
首页/文章

职业流动的工资效应——基于任务分析框架的发现

王瑜;郭恺钊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职业流动 工资效应 任务分析框架
摘要

职业流动是社会性流动的重要形式,更是提高劳动力要素配置水平的关键过程。文章基于任务分析框架,借助职业间任务距离刻画异质性职业流动,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了职业流动对工资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间任务距离的增加将抑制工资增长,证实了职业流动存在工资惩罚效应。40~60岁、城镇户口、高中及以下、被动流动的劳动者面临的工资惩罚效应更大,而职业流动后3~7年内会有一定的工资提升。跨任务组别的职业流动会加剧工资惩罚,但向非常规型任务组流入和从常规操作型任务组流出将抵消这一负向效应。同时,积累通用的一般人力资本能够有效缓冲职业流动对工资增长的抑制作用。文章打开了职业流动工资惩罚效应的“黑箱”,为优化劳动力市场的制度设计、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益证据。

摘要:

职业流动是社会性流动的重要形式,更是提高劳动力要素配置水平的关键过程。文章基于任务分析框架,借助职业间任务距离刻画异质性职业流动,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了职业流动对工资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间任务距离的增加将抑制工资增长,证实了职业流动存在工资惩罚效应。40~60岁、城镇户口、高中及以下、被动流动的劳动者面临的工资惩罚效应更大,而职业流动后3~7年内会有一定的工资提升。跨任务组别的职业流动会加剧工资惩罚,但向非常规型任务组流入和从常规操作型任务组流出将抵消这一负向效应。同时,积累通用的一般人力资本能够有效缓冲职业流动对工资增长的抑制作用。文章打开了职业流动工资惩罚效应的“黑箱”,为优化劳动力市场的制度设计、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益证据。

作者:

王瑜;郭恺钊

作者单位:
年.期:页码 2025.4:18-33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职业流动;工资效应;任务分析框架